锅炉停炉虹吸法放水的方法步骤是什么?方法步骤如下
锅炉停炉后,为了确保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,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处理锅炉内的水。其中,虹吸法放水是一种有效的方法,它通过利用虹吸原理来排除锅炉中的积水。以下是锅炉停炉虹吸法放水的方法步骤:
1. 准备阶段
- 检查设备:在开始放水之前,必须对锅炉进行全面的检查,包括水位计、压力表、温度计等仪表的完好性,以及所有阀门和管道的密封性。
- 上水操作:按照正确的上水程序进行操作,上水温度不宜超过90℃,且水温与筒壁温差不应超过50℃。对于水管锅炉,全部上水时间夏季不少于1小时,冬季不少于2小时。
- 烘炉煮炉:新修、移装、大修或长期停用的锅炉启动前必须进行烘炉和煮炉,以确保锅炉内部清洁,避免因锈蚀等问题影响后续操作。
2. 启动阶段
- 点火升压:在锅炉启动前,需要进行点火升压,确保炉膛内的温度、压力、仪表等各项指标符合要求。点火前应先通风5~10分钟,没有风机的可自然通风5~10分钟。
- 缓慢升压:在点火升压过程中,应缓慢进行,以防止产生过大的热应力。一旦发现有卡住现象,应立即停止升压。
3. 放水阶段
- 关闭孔门烟风道挡板:在停炉后的前4-6小时内,应紧闭所有孔门和烟风道挡板,以防止锅炉急剧冷却。
- 开启空气阀:经4-6小时后,可以打开烟道挡板逐渐通风,并开始进行必要的放水操作。此时,应开启空气阀引入空气以加速排水过程,避免产生负压损坏锅炉。
- 上水操作:上水时应注意水温与筒壁温差,夏季不超过50℃,冬季不超过70℃。上水过程中应保持水位稳定,避免水位波动过大导致设备受损。
- 干保护法:若确实需要放水,可采用干保护法,即利用锅炉的余热将受热面内的水全部蒸发干,然后进行必要的上水和放水操作。
4. 结束阶段
- 检查水位:放水结束后,应对水位进行再次检查,确保水位恢复正常。同时,应检查所有阀门和管道的密封性,确保无泄漏现象发生。
- 恢复运行:在确认锅炉内部无异常后,可以逐步恢复锅炉的运行状态。在恢复过程中,应密切监控各项参数,确保锅炉安全稳定运行。
此外,在了解以上内容后,以下还有一些其他建议:
- 在放水过程中,应密切关注锅炉的压力变化,防止因压力过高而导致的设备损坏。
- 放水时应尽量避免对锅炉内部结构造成不必要的损伤,特别是对焊缝和焊接部位要特别注意。
- 在放水过程中,应确保有足够的通风条件,避免因缺氧导致的安全事故。
- 在放水过程中,应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,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。
总的来说,锅炉停炉虹吸法放水是一项重要的操作过程,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。通过上述方法步骤,可以有效地完成放水工作,确保锅炉的安全运行。同时,还应注意操作过程中的安全事项,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。
上一篇:海口燃气蒸汽锅炉供应商哪家好?
下一篇:太原燃煤锅炉改造方案概览